江蘇宜興紫砂原產地“大美丁蜀”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保護,于日前取得“1-45”全類商標證書,這是宜興市丁蜀鎮(zhèn)紫砂礦區(qū)“黃龍山”品牌保護后的又一次“宜興紫砂核心要素”的保護。在此之前,以宜興紫砂重要礦藏地黃龍山為商標標識的國家商標獲得確權,“黃龍山”“五色土”“富貴土”等一系列紫砂礦泥商標花落丁蜀,黃龍山紫砂泥礦井也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這也是全國唯一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紫砂泥礦井。
據了解,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國家商標是對“大美丁蜀”的全新理解而展開的地方特色文化與特色旅游的品牌保護行為,目的是構建宜興紫砂的社會美譽度和地方特色文旅美譽度。關于“大美丁蜀”名詞解釋,對語義及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作了明確界定和深度詮釋:宜興紫砂信用體系建設及其產業(yè)鏈建設的對稱。指產業(yè)中以商標或圖案形態(tài)存在的貫穿紫砂產業(yè)鏈建設的特定稱呼或標記,是丁蜀產地、黃龍山原礦紫砂、傳統(tǒng)泥片拍打成型技法、不涉及他人代工制作、不涉及虛假宣傳的宜興紫砂器及其美譽度的一種形式。大美丁蜀的最大特征是其每件宜興紫砂器上具有授權使用的商標標識,附帶提供器物身份防偽憑證、有效票據及其原創(chuàng)主體的簽名承諾書,是包括數量在內的一切產業(yè)要素信息的透明,是宜興紫砂信用體系及其產業(yè)鏈建設的簡稱。
宜興作為中國著名陶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脈厚重。長期以來,“陶都之都在丁蜀”成為宜興當地人的習慣說法。在宜興市丁蜀鎮(zhèn),紫砂器燒制歷史悠久,器物種類齊全,窯址分布廣泛,紫砂標本堆積豐富。同時,宜興紫砂器存世較多,不僅為宜興紫砂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也對宜興紫砂文化傳承擴散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如今,在宜興市丁蜀鎮(zhèn),私立的文化藝術場館林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這座江南歷史文化名鎮(zhèn)最為顯著的變化。宜興是一座因陶而興、因陶而名的城市,陶文化已成為宜興最鮮明的城市特質、最獨特的文化元素。丁蜀鎮(zhèn)因為陶瓷文化歷史悠久、陶瓷產業(yè)興旺發(fā)達而躋身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榜單。
據記者了解,根據商標保護相關細則明確,“大美丁蜀”的存在并不是宜興紫砂美譽和交易流轉的唯一條件,但其信用體系及其產業(yè)鏈的建設和存在還是為宜興紫砂的流轉和信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來源《新華網》
Copyright © 北京馳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6235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1102002052號XML地圖|HTML地圖